MMFSCNG0260茶 粉末 碎茶 含量 篩分
MM_FS_CNG_0260
茶、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
適用范圍
本方法適用于茶葉中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測定。
2.原理概要
按一定的操作規程,用規定的孔徑篩,篩分出各種茶葉試樣中的粉末和碎茶。
3.儀器
分樣器和分樣板。
電動篩分機。
轉速200r/min,回旋幅度25mm(用于毛茶)。
轉速200r/min,回旋幅度60mm(用于精制茶)。
檢驗篩:銅絲編織的方孔標準篩,具篩底和篩蓋。
毛茶碎末茶篩,篩子直徑280mm。
a. 孔徑1.25mm;
b. 孔徑1.12mm。
精制茶粉末碎茶篩:篩子直徑200mm。
粉末篩
a. 孔徑630μm(用于條、圓形及粗形茶,見注);
b. 孔徑450μm(用于碎形茶);
c. 孔徑230μm(用于片形茶);
d. 孔徑180μm(用于末形茶)。
碎茶篩
a. 孔徑1.25mm(用于條、圓形茶);
b. 孔徑1.60mm(用于粗形茶)。
注:① 條、圓形茶系指工夫紅茶、小種紅茶、紅碎茶中的葉茶、珍眉、貢熙、珠茶、雨茶和花茶。
② 粗形茶系指鐵觀音、色種、烏龍、水仙、奇種、白牡丹、貢眉、普洱散茶。
4.過程簡述
4.1.毛茶
將試樣充分拌勻并縮分后,稱取100g(準確至0.1g),倒入孔徑1.25mm篩網上,下套孔徑1.12mm篩,蓋上篩蓋,套好篩底,按下起動按鈕,篩動150r/min。待自動停機后,取孔徑1.12mm篩的篩下物,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碎茶含量。
4.2.精制茶
4.2.1.條、圓形茶:將試樣充分拌勻并縮分后,稱取100g(準確至0.1g),倒入規定的碎茶篩和粉末篩的檢驗套篩內,蓋上篩蓋,套好篩底,按下起動按鈕,篩動100r/min。將粉末篩的篩下物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粉末含量。移去碎茶篩的篩上物,再將粉末篩篩面上的碎茶重新倒入下接篩底的碎茶篩內,蓋上篩蓋,放在電動篩分機上,篩動50r/min。將篩下物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碎茶含量。
4.2.2.粗形茶:將待測試樣充分拌勻并縮分后,稱取100g(準確至0.1g),倒入規定的碎茶篩和粉末篩的檢驗套內,蓋上篩蓋,篩動100轉。將粉末篩的篩下物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粉末含量。再將粉末篩面上的碎茶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碎茶含量。
4.2.3.碎、片、末形茶:同上取樣方法。將稱取的試樣倒入規定的粉末篩內,篩動100轉。將篩下物稱量(準確至0.01g),即為粉末含量。
5.結果計算
5.1.計算公式
茶葉粉末含量百分率按式(1)計算:
粉末(%)=粉末(%)= M1M1 ×100×10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 粉末(%)= M1 ×10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MM M
茶葉碎茶含量百分率按式(2)計算:
碎茶(%)=碎茶(%)= M2M2 ×100×10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 碎茶(%)= M2 ×100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MM M
式中: M1--篩下粉末質量,g;
M2--篩下碎茶質量,g;
M--試樣質量,g。
5.2.允許差
當測定值在3%、3%~5%和5%以上時,同一樣品的兩次測定值之差,分別不得超過0.2%、0.3%和0.5%。
6.結果報告
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:
a. 使用的方法; b. 測定的結果;
c. 本方法中未規定的或另加的操作;d. 試樣的名稱和產地;
e. 試驗日期,操作人員。
7.來源
中國國家標準:GB 8311-87